2017年5月31日星期三
教導、教書
上了兩課Mia 老師的課,她也很喜歡,甚至乎澄媽預告了暑期班,要一星期見老師三次都没有問題。這個是天大的好消息,女兒的中文短期總算不是真空,多謝澄媽的安排。女兒的學習很規律,是她自己給自己的框架,遊戲時電視時不想學中文,有點達到是僵化或固執的地步。有個她喜歡的老師,就是她的出路,她的福氣,她是女孩,關係和感覺先行,環境好老師友善,什麼都好說。日常都是這樣,中文功課只願爸爸來教,不是我特別叻或縱容她,而是她感覺上配對好了。床下的某一系列中文書,原來是只接受媽媽來讀睡前故事,誰說只有爸爸可以讀故事呢。我這四天都是懶散著,懷著放假的心情,没怎麼樣抽出自己的心思或時間來陪她學習語文,就算是有的話,也是一些「死背硬記」的小練習。看來我還要鼓勵自己恆常努力,抽時間多看中文電視,說廣東話,不能鬆懈,否則就只有加補習老師了。
2017年5月26日星期五
2017年5月22日星期一
溝通
嫲嫲時常對我說,孫女是要守什麼規則,澄媽也是這樣的說,要女兒守什麼規則。守規則都是無可厚非,養成一些生活規律,但是女兒已經七歳,還比鄰居的小朋友大一歲,但是它對事物嘅理解卻是沒有那麼好(廣東話或香港事)。我看出來是她明白表面意思,卻不明所以,這個根本是平日的時間太少互動,就只是過著生活,她認識的都是在書本裡的世界和學校,女兒是有傭人姐姐交流,但只限於表面,對於要理解的事情,姐姐講廣東話她說英文,根本雞同鴨講。我們做父母也不遑多讓,本身就不是英語啊人,詞彙很少,我能和她說的時間也有限,我的時間也有限,昨天晚上她說她衹能自己一個人,一個人玩怪獸咭,我們當然明白是反映她沒有兄弟姊妹的問題,次次要自言自語地在玩遊戲。這個,問題當然不能解決,這卻令我發现和帶出了我發覺的認知問題。教導女兒不能急(但我郤很急,哈哈),好想一天改變自己後,一天令她改變。爸爸啊爸爸啊你慢慢來。
2017年5月18日星期四
網絡生活
昨天早上起床,在床的樓梯跌了一交,整個大脾瘀青了一塊,我們當然「肉赤」,而且擔心她傷勢。她也自然地告訴了有些近來親近的同學,今期是Sharon。她看來有自己的電話和電話號碼,不用等她媽媽的。我看來也會很快收到要求。
2017年5月16日星期二
重新估計
昨天去完太子賣魚,回到家又是疲累,又是心情差,剛巧,她又不聽話,吃飯時已經掉了兩三次吃飯的餐具,她好像推說只掉了一兩次,澄媽說她已經弄掉了好像不只一兩次,又不願意好好她坐在哪裡吃,我不知哪裡來的火,便開始大駡起來,没有機會給她答辯,開始捉著她的手,想拖她出街門。還有不知哪裏哪來勁,延續地駡下去,就連鞋抽也從門口拿過來,差不多要打下去,我拋下了一句傷人的悔氣話,便往公園跑去。我經過一小時之冷靜後,回家再看她時,她竟然是躲在被窩裡,然後還準備做功課,不是我想像的在我出門口之後就慌了,大哭了一場,實在是猜不透,。其實她是否把驚慌和恐懼放在心裡,我也不知道,希望她不會覺得錯了爸爸就要打,打人任何時候也不對,我還是搞不清楚。不過,我們之後傾談,她說大人也掉餐具一次二次,所以她不覺得大不了。這也是身教的問題,我們也拿著碗去看電視和梳化吃飯。她也發現老師寫字出界了。
2017年5月11日星期四
固執和倔強卻不反叛的女兒
第二叛反期:7-9歲,準大人期
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同於嬰幼兒時期的寶貝,
他們認為自己已經「是一個成人,是一個小大人了,不再是孩子」了,
如不願意讓家長拉手,不讓父母叫自己「寶 貝」或小名了,
要求叫他的全名;凡事都喜歡跟家長對著幹,
大人說東,他偏往西;另一方面,他們又非常依賴大人、不講道理,愛哭、比較嬌氣等。
一位媽媽就曾問:小孩脾氣突然的轉變,該怎麼辨?
老師,您好!我女兒快9歲了,過去一直比較聽話,近幾月不知怎麼了,總頂嘴。
什麼事都要給自己找一個開脫的理由,哪怕是巧克力明明是她吃完的,
非要 說是爸爸媽媽吃完的,她只吃了三四顆。寫作業、彈鋼琴,
我讓她做,她總要找個理由跟我辯解。
今天我陪她聽寫單詞並幫她記不會的,她不是摳鼻子就是摳手,我 制止她,她不聽。
我生氣之下打她手兩巴掌,她又哭又鬧跟我吵,還要摔我的手機。我很傷心,
我在她身上下了那麼多心血,可她怎麼變成這樣——處處挑剔、厭 惡、指責。我該怎麼辦?
適當的互動!給與小孩更多的主動權
脾氣秉性的突然轉變,以及強烈的逆反心理都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常見現象。
孩子進入學校後學到了很多知識,他們急於想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,
因此會開始要求獨立,行為上想要脫離爸爸媽媽的掌控,表現為說話做事老氣橫秋、獨立、有個性。
此時,父母是時候轉變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和互動模式了。
放棄家長一言堂的方式,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與孩子商量,
也可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給孩子,並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時候,
幫助和引導孩子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。
比如對於興趣愛好的培養,孩子不喜歡彈鋼琴,
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:是不是有別的愛 好、是否想要發展這方面的愛好等,
沿著孩子的興趣方向培養,孩子高興,媽媽也輕鬆,
學習動機增強,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。
需要注意的是,家長所反映的「不聽話」的孩子,大都還會出現學業問題。
為什麼會這樣?一方面是親子關係的不和,讓他們缺少有效引導,缺乏好的學習動機;
另一方面,是他們將精力都用在了與父母對抗上。
就此,父母首先要改變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模式,化解與孩子的對峙狀態;
其次,要知道,7-9歲的孩子出現 學習問題,更多的是學習習慣不好所致。
如,該看的書不看,該做的作業不做,看書時惦記著玩。
還有很多家長將孩子的學習全權攬了過來。
正如上面案例中的那位媽媽所說:「天天盯著孩子學習」。
這樣,學習就完全成了父母的事,跟孩子無關。與其天天盯著孩子學習,
不如幫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。
比如製定好固定的作業時間、地點、正確姿勢等;孩子因為磨蹭作業沒寫完,
也要定時收作業;孩子寫作業的 時候不去打擾更不去點評,
除非孩子求助;幫孩子確保規律的作息等。
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同於嬰幼兒時期的寶貝,
他們認為自己已經「是一個成人,是一個小大人了,不再是孩子」了,
如不願意讓家長拉手,不讓父母叫自己「寶 貝」或小名了,
要求叫他的全名;凡事都喜歡跟家長對著幹,
大人說東,他偏往西;另一方面,他們又非常依賴大人、不講道理,愛哭、比較嬌氣等。
一位媽媽就曾問:小孩脾氣突然的轉變,該怎麼辨?
老師,您好!我女兒快9歲了,過去一直比較聽話,近幾月不知怎麼了,總頂嘴。
什麼事都要給自己找一個開脫的理由,哪怕是巧克力明明是她吃完的,
非要 說是爸爸媽媽吃完的,她只吃了三四顆。寫作業、彈鋼琴,
我讓她做,她總要找個理由跟我辯解。
今天我陪她聽寫單詞並幫她記不會的,她不是摳鼻子就是摳手,我 制止她,她不聽。
我生氣之下打她手兩巴掌,她又哭又鬧跟我吵,還要摔我的手機。我很傷心,
我在她身上下了那麼多心血,可她怎麼變成這樣——處處挑剔、厭 惡、指責。我該怎麼辦?
適當的互動!給與小孩更多的主動權
脾氣秉性的突然轉變,以及強烈的逆反心理都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常見現象。
孩子進入學校後學到了很多知識,他們急於想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,
因此會開始要求獨立,行為上想要脫離爸爸媽媽的掌控,表現為說話做事老氣橫秋、獨立、有個性。
此時,父母是時候轉變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和互動模式了。
放棄家長一言堂的方式,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與孩子商量,
也可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給孩子,並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時候,
幫助和引導孩子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。
比如對於興趣愛好的培養,孩子不喜歡彈鋼琴,
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:是不是有別的愛 好、是否想要發展這方面的愛好等,
沿著孩子的興趣方向培養,孩子高興,媽媽也輕鬆,
學習動機增強,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。
需要注意的是,家長所反映的「不聽話」的孩子,大都還會出現學業問題。
為什麼會這樣?一方面是親子關係的不和,讓他們缺少有效引導,缺乏好的學習動機;
另一方面,是他們將精力都用在了與父母對抗上。
就此,父母首先要改變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模式,化解與孩子的對峙狀態;
其次,要知道,7-9歲的孩子出現 學習問題,更多的是學習習慣不好所致。
如,該看的書不看,該做的作業不做,看書時惦記著玩。
還有很多家長將孩子的學習全權攬了過來。
正如上面案例中的那位媽媽所說:「天天盯著孩子學習」。
這樣,學習就完全成了父母的事,跟孩子無關。與其天天盯著孩子學習,
不如幫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。
比如製定好固定的作業時間、地點、正確姿勢等;孩子因為磨蹭作業沒寫完,
也要定時收作業;孩子寫作業的 時候不去打擾更不去點評,
除非孩子求助;幫孩子確保規律的作息等。
2017年5月9日星期二
2017年5月8日星期一
2017年5月7日星期日
2017年5月6日星期六
2017年5月4日星期四
原因不明
我陪女兒做中文功課,都是現在常規的事。目前是小二的程度,分別做四句句子然後再合成一段文章。女兒的想像力和描述力都在腦海中非常強,只是詞彙少,語文運用又不熟,更不要說文法。今次是在她寫好了的句子上補回一些語文運用上的遺漏,其中有一個位置由原本兩個字的詞語,變成了四個字。這麼一來空間不足,女兒都會把字縮少,而且這次四個字都一樣大小,於是我立刻稱讚她。誰不知四個字寫完後還剩下大個空位,她當場便說不靚,要全部擦掉。我說只要把第四個字取巧地寫大一點,問題便解決。但是,非常有要求的她,竟然不肯,還把自己氣得臉蛋通紅,而且又要我改口說不靚。我為了降溫唯有說應允,怎料她還要求我罰她,噢,怎麼又來這種事?!我輕輕打了她手掌,當作了事,她也一如以往,不肯了事,一定要我大力打,我最後無奈地照辦。到了今天,我還有好好的機會,在別人的事上,或者她冷靜的時候跟她說明。
2017年5月1日星期一
拯救爸爸
今天五一勞動節,我早上便去麗閣村商場吃早餐,但是我並沒有帶錢包,唯有試一試叫女兒,落街拿給我。這次是第一次打電話給女兒,因為我們從來都不給她一個電話,這次剛好我留下了一個在家,也可以說是我幸運。接著來便是另一個挑戰,她需要自己一個人出門,自己去餐廳找我,我還沒有擔心完她肯不肯,她已經問怎樣去餐廳,看來相當勇敢。我會拿著電話對講,遙控指導她方向及路徑,她也描述她自己的位置,經過兩三次指導,它終於來到餐廳,真是厲害啊!
訂閱:
文章 (Atom)
Evidence of Living
As a father, spending time with my daughter is the top priority of my life. I always want to remember where we went or when we gathered. Thi...
-
She said: I was talking a lot about glass in paintings yesterday and how its super impressive so ...i gave it a try :3 我睇黎低估阿女某一方面嘅藝術天份,希望呢...
-
今時今日的遊學團都是越來越進步,一個比較一個精彩和複雜。這次芬蘭之旅不單是純粹的遊歷和眼的觀察,之後還有很多功課,很多專案,很多晚間的準備工作要做。孩子們一定學得很多,我衷心感謝學校給了我女兒這樣一個畢生難忘機會。 節錄: 在接下來的模擬教育局專案,兩個理想國家輪流提出教育政策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