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8日星期一

教與育

昨晚又是齊(音柴)嘩嘩小組開晚飯的時候,除了Summer和Hazel 沒來,大家都喜樂地談小一。因為七成獲得首三志願的比例,並沒有發生在這組,坡哥和我們更一早是直資取錄,其他人都是第一志願,只有Hazel是第二(但都是頭三內)。我們都希望她叩門成功。之後,大家的視線便轉移到很遠,去了看升中的排名校網,都不過是胡亂說一番吧,反正眼前緊張的便是看看功課量了。這個不得不令我深思,想突破地,從相反地想到小孩自己自身的學習。學校一般功課課程大同小異,之後都是對付呈分試和DSE,這個跟理念很有關係,另外,那麼語境跟這有什麼關係?回頭再說這個。晚餐間我沒有參加太多討論,我一心照顧小孩們。他們在我眼中一直成長,性格和品行已經起了初型:聰明的、保守的、文靜的、害羞的、蠱惑的、勇敢的、進取的、沒自信的、善良的、熱情的,應有盡有。他們究竟覺得功課是什麼?學習是� ��愉快?有能力應付嗎?我沒辦法自己找到答案,同時他們還未懂得詳細表達這答案,而已可能是混合的,例如故事書吸引,但寫報告卻是不爽的事了。這個我完全覺得是時間不充足的問題,小孩還沒完全喜歡上讀書就要來練習寫分享或講表達,或甚至於還沒有喜歡上表達(男孩尤甚更難)。這個也是活動教學或者是國際學校不接受的方法,他們設法令學習變得有趣味,他們並不靠抄寫和默書。說到這裡,便是語境了出場了。不抄不背,那來練習使用?便是課堂和家庭裡了,用口述用閱讀用交流,使知識或學術水平提升,這是必然的結果,或者必然的方法。如果沒錯,我的六年家課是如何令數學變得十分有趣,但是要英文講……

沒有留言:

某一年的校服

孩子將來會否記得呢?我哋呢一輩男生真係無咩研究。但係時代不同了,這是好睇唔好睇的大問題,對不對?